控制废纸中胶黏物,这方法效果不错


  瓦楞原纸的主要原料是废纸,从而胶黏物的问题也成为生产抄造的中的一大难题。胶黏物的危害较多,如:沉积在成型网上、成纸形成孔洞等质量问题;沉积在毛布和压榨辊上,缩短了毛布的使用寿命;黏在烘缸和干网表面造成断纸;沉积成为阴离子垃圾,造成湿部问题,化学品用量增加等。

  因大多数胶黏物都含有大量的酯键,这些酯键将胶黏物的基本结构连接在一起,而酯类酶能够打断破坏这些酯键使得其降低黏性,并在系统中难以重新聚合,达到降解、抗凝聚和抗沉积的目的。华泰集团公司采用生物酶法控制胶黏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。

  1 胶黏物控制酶的物性

  外观:淡黄色半透明液体

  pH值:3~8

  密度:1.00~1.20g/ml

  贮存期:3个月(0~25℃)

  2 胶黏物控制酶的生产应用

  2.1 添加工艺

  添加点:多盘浓缩机

  添加量:0.05~0.15kg/t浆

  添加浓度:原液加入

  2.2 辅料加入量(相对于绝干纤维重量)

  硅酸钠:2.0%~2.5%

  火 碱:1.0%~1.2%

  PAM:0.05%~0.1%

  湿强剂:2.5%~3.0%

  阳离子淀粉:0.4%~0.5%

  2.3 纸机工艺参数

  产品:50g/m2瓦楞原纸

  纸机类型:夹网纸机

  车速:1700m/min

  3 结果与分析

  3.1 胶黏物数量、含量及平均面积前后对比

吃

 

从表1可以看出:添加胶黏物控制酶后,储浆塔中的大胶黏物含量、数量均低于未加胶黏物控制酶前,大胶黏物含量较之前低58.8%,胶黏物数量低85.0%;胶黏物平均面积大于加入前,较加入前大34.0%。说明加入胶黏物控制酶对胶黏物含量、数量的控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。在大胶黏物的含量和数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,剩余少量胶黏物的平均面积较大,分析原因为分散后的胶黏物中的一少部分发生了二次聚集造成。

3.2 系统电荷与浊度

 

吃

吃

 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:在使用胶黏物控制酶之前,干燥部刮刀上的胶黏物非常多,比较黏,使用后纸机刮刀上的胶黏物明显减少,并且黏性降低,只有极少数如图2的胶黏物。